English

卓新平:追求宗教的宽容

1999-02-0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在旁人眼里,卓新平是幸运而顺利的。1955年出生于湖南的土家族人,1974年入常德师专学英语,1978年考取社科院宗教学系研究生,1983年留学德国,获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,现在已是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,研究生院宗教系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了。

卓新平深知求学的艰难,他留学回国时带的一千多公斤的图书资料可以作证。

说到宗教,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是非宗教民族,所谓儒“教”是教化之“教”,梁启超、冯友兰、梁漱溟都持这一观点,但卓新平认为,哲学贵疑、宗教贵信,儒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宗教。一个民族在寻求自身发展时,总要试图追溯其价值源头,以获得潜在的精神力量,这源头往往就是宗教。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,而不同信仰之间,最主要的是一种求同存异以求对话的宽容,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,是之谓也。支持这一观点的是两个认识,其一,真理的客观内容是绝对的,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是相对的、多层面、多角度的。因而,追求真理的人,应该尊重不同的认识和经验,并展开对话以弥补个人认知的有限。其二,人类文化最终将走向整合、趋同,构成沟通、达成共识,因而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波恩大学瓦尔顿菲尔斯曾说:卓新平开辟了当代中西宗教理论的对话。这不过因为,卓新平追求的,是宗教的境界:宽容和大同。

回国10年来,卓新平著述共20部,其中专著10部,论文70余篇,共400多万字,其勤勉可见一斑。目前,他正主持的课题项目是“当代基督教现状与发展趋势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